| 任务方向 | 项目类别 | 项目名称 | 建设性质 | 项目主管部门和责任人 | 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人 | 实施地点 | 实际建设周期 | 建设任务和补助标准(内容及规模) | 总投资 | 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(万元) | 其他资金 | 项目受益情况 | 其中:脱贫人口、监测对象受益情况 | 衔接资金支出情况(万元) | 项目完工情况 | 绩效目标 | 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| 群众参与和联农带农机制 | 群众参与和带贫减贫机制实现情况 | 备注 | |||||||||
| 建设开始日期 | 建设结束日期 | 中央 | 省级 | 市级 | 县级 | 户数(户) | 人数(人) | 户数(户) | 人数(人) | 中央 | 省 | 市 | 区 | |||||||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营孜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营孜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3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1 | 1 | 2 | 9 | 2 | 9 | 1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棒场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棒场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2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0.6 | 0.6 | 2 | 4 | 2 | 4 | 0.6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林口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林口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14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4.1 | 4.1 | 14 | 29 | 14 | 29 | 4.1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梁寨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梁寨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20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6.1 | 6.1 | 19 | 44 | 19 | 44 | 6.1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从营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从营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14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4.4 | 4.4 | 14 | 29 | 14 | 29 | 4.4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付楼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付楼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7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2.3 | 2.3 | 7 | 23 | 7 | 23 | 2.3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时南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时南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12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3.38 | 3.38 | 11 | 22 | 11 | 22 | 3.38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冲疃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冲疃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10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2.7 | 2.7 | 9 | 25 | 9 | 25 | 2.7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大蒲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大蒲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3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0.75 | 0.75 | 3 | 6 | 3 | 6 | 0.75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刁山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刁山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5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1.05 | 1.05 | 4 | 8 | 4 | 8 | 1.05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胡梁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胡梁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2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0.6 | 0.6 | 2 | 6 | 2 | 6 | 0.6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奎北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奎北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13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3.9 | 3.9 | 13 | 32 | 13 | 32 | 3.9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时东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时东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7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1.65 | 1.65 | 6 | 15 | 6 | 15 | 1.65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
|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 | 时村镇马楼村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 | 新建 | 区农业农村局 赵忠良 | 时村镇人民政府桂晨 | 时村镇马楼村 | 2024.3 | 2024.4 | 支持3户脱贫人口(监测对象)发展特色种养业 | 0.9 | 0.9 | 3 | 7 | 3 | 7 | 0.9 | 已完工 | 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、监测户开展自种自养,发展产业,增加收入。 | 已完成 | 以产业补助的形式对脱贫户、监测户进行补助,鼓励发展特色产业,增加经营性收入。 | 已完成 | |||||||||